close

       近來,許多企業為因應不景氣,紛紛展開降價促銷活動。這樣的舉動當然大受消費者歡迎,也可讓業績上升。包括大賣場的降價,速食業也跟進,這樣的行銷方式有何利弊?而低價掃過後,還有什麼振奮人心的刺激手法?

        (Brain.com 全民報新聞)台灣企業可能都被這波不景氣掃到颱風尾,在苦思如何讓消費者上門的情況下,紛紛採用「低價行銷」的方式來提昇來客數,並順勢讓業績上揚,有哪些企業也跟進?
 
麥當勞開啟第一槍:價格大戰開始
 
  麥當勞的大麥克漢堡全球聞名,而大麥克指數也被視為觀察景氣榮枯和物價漲跌的重要經濟和物價指標,面對2008年這波次級房貸風暴席捲全球,2009年台灣麥當勞在農曆年節過後,立即宣佈週一至週五,中午用餐時段79元套餐促銷,不只造成同業的驚呼連連,也開啟速食連鎖店低價戰的第一槍。
 
近來台灣很低價:價格線向下移動
 
   其實,麥當勞並不是首創,操作方式也稱不上新穎,仔細觀察可發現他們是針對全球遭逢通膨後通縮的震撼洗禮與驚魂未定之際,善用目前的社會氛圍與民眾心態,所採用的行銷方式,以價格作為主要訴求。
 
  雖說如此,不過也的確地造成民眾瘋狂大搶購,台北市區中午特價時段總是看見門市前大排長龍的景象,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也因此吸引了原本並不是特別偏好該產品的民眾好奇圍觀,更甚至想衝動性的也來排隊各熱鬧。久違的人潮排隊景象,除了一月份政府釋出大利多「消費券」外,讓苦思如何延續買氣的商家也分外眼紅,面對麥當勞的來勢洶洶,三商巧福、肯德基等連鎖店也積極回應對手出招,宣佈單價低於50元或套餐第二件半價等促銷方式。
 
鎖民生消費物資:深度特價抗景氣
 
  在速食餐飲都競推一餐50元以下單價之際,3月開始,為力抗不景氣購買氣緊縮,競價風吹到通路量販店,民生物價競價活動開跑,大量販店展開比價,一家推出葉菜類2把新台幣9元、菠蘿麵包9元;另一家則推葉菜類1把2元、蘋果2元等,爭搶商機。於是,近來的台灣從食品到通路,通路鎖定民生消費物資推出深度特價,力抗民生物資漲聲不斷。
 
一刀双面刃:價值與價格如何取捨
 
  但是,先別高興的太早,這樣的低價並不是指貨幣升值所以不代表貨幣的價值提升,單純只是為了刺激低迷的買氣所訴求的「價格」促銷。姑且不論這樣的價格戰對整體經濟環境不甚健全外(低價過度競爭剝奪廠商既有利潤,廠商為求生存,必須節省支出與降低成本維持獲利率,有可能損失勞工權益);也有可能因為價格操作失當引發一連串的負面效益,例如:稀釋掉同類產業的利潤,破壞原有遊戲規則也影響企業產品既有品牌形象。
 
轉手操作:守住價格,談品質承諾
 
  也因此在台灣這一波價格折扣風暴中,包括麥當勞、肯德基等速食店為了刺激買氣,都不惜降價推餐;而星巴克連鎖咖啡同樣也面臨85度C、7-11 City Café等平價咖啡的崛起,侵蝕市場大餅。在經濟前景不明,消費者看緊荷包,精打細算斤斤計較之下,星巴克卻是轉手操作,啟動「Our Promise我們對您的承諾」品質保證活動,並且公佈絕不會降價求售。不過,他們利用農曆春節開工日(2月2日)、西洋情人節(2月14日)與(2月27日),彈性推出買一送一回饋客戶的促銷活動,表面上守住價格,以買一杯送一杯的方式,藉此重新拾回既有老客戶。
 
  2009年絕對極具挑戰的年代,當產品遇上價格風暴,幾乎沒有任何企業可以倖免於價格破壞的攻擊;如何全面性地掌握市場狀態,以傷害最小的方式,將市場消費者重新帶回理性競爭,將是唯一的王道。



(以上報導引自動腦雜誌電子報:原址連結請按我

        
        這篇報導,報導出一個事實,但是結論分析上面還是有許多待考驗的地方,畢竟開店就為了賺錢,一個行銷案成不成功、對不對,沒有真正營業額的數據,表面上是很難判斷的,就像是文中提到的星巴克去年關閉六百家分店之後(其中台灣收掉六家店),在今秋之前,關閉兩百家美國分店與一百家海外分店,這年代,叫好不叫座的案例早就數不清。
        

        自己執行過的行銷活動中,面子(品牌價值)、裡子(產品)、銀子(營業額)永遠在三角拉鋸著,尤其現在的不景氣,降價似乎是很多營業額問題的第一個解決,甚至因為同業降價,自己也變成不得不降,很多的老闆們深怕這麼一撩下去就起不來了。

        除了眼前考慮這個降不降問題,在此想提出個更大範圍的思考問題,因為這次的不景氣,大家都知道不是一時的,它有可能也是一種消費型態的改變...


不景氣,消費者"變摳"、網路發展下,消費者"變精"

        部落格文化創造"人人皆狗仔,人人皆專家"的文化,這些網路文章長存的情況下,消費者的"視野"變大了,他們可以在三十分鐘內讀完搜尋的文章然後變成法國拖鞋麵包的專家等等,這樣的情況,即便是在經濟景氣時,也是品牌要面對的,也因此當品牌(或老闆們)的價值觀與消費者有差異時,輸的會是品牌。
        

"價格檢討"甚於"配合潮流的降價"
        很多老闆擔心,降價是不是品牌拉不回頭的開始,首先建議,先不要從降價兩個字思考起,而是整個社會局勢,參考著麥當勞案例,民眾會因為麥當勞這一降而覺得麥當勞是個低俗品牌嗎?7-11當年推出49元國民便當有讓人覺得7-11是個沒價值品牌?

        首先,他們選對了時機,在對的時機推出對的活動,會讓消費感到貼心,而不是不屑,二來一方面主力原因是他們產品維持在水平之上,所以當消費者買到商品是超值感受,而不是咒罵,甚至還會一傳十、十傳百,第三,它也可能代表該時間的消費價值的標竿,本來消費也就應該參就經濟景況而定,例如在這樣不景氣,漢堡套餐價值帶該修正到79元,(或許,它不應該叫做降價,而是配合經濟情況調整適當售價)。也因此,會建議品牌思考的是,除了考量營運成本,這種不景氣的情況下,外界對產品的價格定義在哪?


        順水行舟,最省力,也最快達到目的地。與其花時間哀嘆說,以前我們都怎樣怎樣,倒建議,試著看看別人因為這景氣做了什麼調整,應該會"甘願"些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二楞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