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提了工作以來最戲劇性的提案
PowerPoint才剛秀了四頁就沒進展到下去了
最新消息
- Dec 19 Fri 2008 10:14
往前看,別往後望
- Dec 16 Tue 2008 09:59
我的SOHO個人工作室財務管理故事- 那個最初
很想寫這主題很久了,這大概是干擾SOHO很大的一部分。
很多的SOHO都是帶著一身專業本領出來,但是卻可能是經營方面可能幼稚園程度不到(原本想寫白痴...,但想想搞不好有人比自己程度更好,沒必要這樣打翻一缸子人),也因此這經營之路,尤其是財務方面,真的是用青春跟好不容易賺來的錢當學費,代價都是很高的!
自己一開始成立工作室,因為當時運氣旺,忙案子都快沒時間了,於是聽從朋友說找一位會計師打理,於是整個財務方面管理,就是拿個大袋子,把所有拿到的發票、開立的發票全丟進去,兩個月會計師來收一次,然後電話告訴我要繳匯多少錢到他們帳號,我會猶如感謝救世主的馬上匯錢過去(現在寫起來倒有點像是綁架勒索過程...哈)。
這之間,會計師會偶爾詢問一下我的一些財務處理的選擇,電話上,當會計師發出問題時,自己真的彷彿鴨子聽雷,如果在趕案子時,會計師也發現到在跟一個會計白痴說話時,最後的結論就是"好啦好啦我先這樣幫妳做,阿你就是繳XX錢就是了!"
這樣,過了兩年。所有對財務的概念就是會計師打電話來講金額,自己就匯多少金額
直到有一天,當案子比較少時,才發現當一本厚厚發票開出不超過五張,但每個月交給會計師的錢遠遠高過稅金,發現以前的花錢了事心態需要做很大的修正!於是抱著"會計是人,我也是人!會計會得,沒道理我不會! 一切只是自己要不要學",另一方面感覺自己的帳務應該是天下最簡單版的,沒庫存、沒進出貨、商品就只是一個"服務"兩字,於是大膽的停掉會計師那邊,當初會計師那邊記帳士也小小的、偷偷的說,其實我的帳很簡單,但有些稅務的還是要注意一下,應該可以自己來!
於是停掉前兩個月,每天上網看會計知識(普普)、買書(那些都是給考會計的人看的,對實際需求的人沒啥功用)、糾纏稅捐處的人(很有用!)、然後自己做(最有用!),目前營業稅、暫繳等相關事宜已經沒問題(那真的很簡單,只是上網填資料),等明年五月營業稅整個報完,大概會計體驗課可以到個完整地步。
想到自己當初自己做會計工作,真的是求助無援,因為身邊沒有會計師的朋友,之前會計師的記帳士會處理固定工作,但是到分析判斷階段還是不行。
這一路諸凡要不要申請發票?成立公司行號?要不要請會計師?如何請一位對味的會計師?收入起伏,該如何管理現金流等,許多許多都是得用心去經營,而且最好是自己能夠深入瞭解,否則很容易...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希望這句夠為驚世醒言)。
寫出這篇,自己也沒多少會計權威,畢竟都是自己外行人的體驗,只希望能些許分享出來,走過這一路,也覺得這之間有太多太多學習,即便是丟給會計師處理,也要有頭腦的丟,而不是像我一般完全沒概念。
- Dec 12 Fri 2008 12:06
誠實公關- 讓熱情殺死商人頭腦吧
熱情,是個病毒,會被傳染的
昨天跟在台灣推動棉條長達七年的七年級小女生-凡妮莎 (小棉條兒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jw!b_GvCveCHBZAWd6xaC.33lDn
她用七年耕耘一個棉條概念,以幾乎一無所有但有滿腔熱情,居然可以拿到棉條代理權
也因此更篤定了自己的更多誠實公關的想法
一路以來,為了讓客戶的商品能夠得到媒體青睞
每次都得用很聳動或幾乎不相關但有話題性的角度包裝
再經過媒體接手後,媒體再以八卦角度標題下標,整個完全變調
時常覺得罪惡感十足,覺得自己是殺手之一
不知那來的正義感興起,乾脆在自己的部落格開一個私藏盒子專欄,
裡面,會有自己曾經做過的相關產品或品牌
這些都是有一群很用心的人或是投注很多心力才產生的產品
不求這部落格會紅,真的只希望更多人知道很多產品更多背後的用心,
或許有些不是這麼對每個人的味,畢竟,好的定義隨人說
但是,這群的人的用心,值得這樣的關注
這些,客戶們提供的也是資料,也不打算收取任何費用
因為那些容易會讓文章偏了調
畢竟,這些都是自己被感動而寫出來的,而不是被錢驅動的。
下一步,將會找自己認識的版主,如果他們也認同這樣的想法,就把自己文章寄給他們,如果喜歡,就幫忙把文章po在他們網站上面,讓這誠實公關能夠延續。
很高興,自己在這階段還記住自己建立工作室的初衷
"誠,言必成、思,入心田、個人工作室,一個人打拼的傻勁"
- Dec 11 Thu 2008 21:30
阿彌陀佛,祝你身體健康

這是從開咖啡店的朋友學的,所謂"頻頻成交"的意思
類似這樣的對話,小時候聽爸媽說過
現在,我也到了每個月拜拜祈求平安發大財的年紀了


左邊是2006年去紐約拍的照片,右邊是在龍山寺拍的照片
不管在教堂或是在廟裡,每個人走路和臉上的表情,都和路上不同
總似乎是來跟神明訴苦的
現在,很少人會對別人有興趣,
靜靜的聆聽你的故事,聽你歌頌自己驕傲的功績偉業,或者聆聽你的人生問題
但神明會,因為祂就靜靜的立在那,不會罵你活該、不會給你一堆達不到的建議
或許這是一般人對神明雕像這麼掏心掏肺的原因吧
不難猜出,她們都是來這祈禱老公小孩平安
經書唸了再念,手上佛珠一串又一串,總希望這些福氣回歸到老公孩子身上
而老公孩子來拜拜時,總是希望自己發大財、考運好、找到好桃花
卻很少人會迴向給媽媽...
去買拜拜用甜點時,一個老媽媽站在門口,拿著鋼杯要錢
走過去時,老媽媽深深地跟我鞠個躬,口中唸唸有詞
這媽媽跟自己媽媽幾乎同年紀,被這老媽媽鞠躬還真的有些慚愧
於是丟了些零錢到鋼杯,至少希望她能有一頓好餐。
"阿彌陀佛,祝你身體健康",阿嬤猛點頭感謝。
這些錢如果拿去買吃的,會得到一頓餐、一個"謝謝光臨"、一個口腹之慾
阿嬤的祝福,卻比這些都溫暖心坎。
- Dec 09 Tue 2008 23:22
喜歡乾乾的橘子又怎樣?

還記得,小時候喜歡吃沙沙的蘋果、軟軟的芭樂、乾乾的橘子
每次水果店的老闆,總是稱我怪咖
自己的工作室在12/22將滿三年了,
想了好多慶祝方式
想想這三年來,最可惜的是在媒體聳動新聞要求下,被埋沒的好品牌
讓很多的用心,埋沒在噱頭中
最後決定為曾經服務過的好客戶,用個人角度方式來為這些品牌寫部落格,
原因,只是希望這些好商品好好的被重視
有時,單純的美好滋味,需要對方妥善的回應,美好才會發酵
還好,客戶們都看到了那單純的一面,慷慨的大力支持
這種沒回饋的義行,大概很多人會嗤之以鼻吧
每個人都不一樣,因此別為自己不一樣的選擇而害怕而想要變得跟大家一樣,
賺錢能讓自己快樂,能不圖一切的幫人也能讓自己快樂,
"別人都沒這樣做耶,我這樣會不會很奇怪?很笨?"
當這樣想時,閉上眼睛,問自己想不想做?想做!那就去做吧!
這世界就是要我們這種傻子,才會可愛美好的拉~

- Dec 05 Fri 2008 10:52
老伴的50元雞腿便當
坐在601公車上,車子停到了榮總站
那站牌旁,有一個公共座,一對老夫妻坐在上面
榮總常有很多老先生老太太來看病,每次總是上下車時間比較久
因此有多些時間去欣賞這對夫妻
雖然是個太陽日,老先生與老太太穿著厚重的外套
老先生帶著蔣經國的經典造型眼鏡,是個外省伯伯
從伯伯遲緩的動作看來,應該是來看病的
老太太手拿著一個便當,老先生手拿便當裡的雞腿,
或許筋骨不是這麼靈敏,因此他等於是"舉著"那隻雞腿
老太太拿著筷子,一口口的把飯餵到老先生口中,老先生再配一口手上的雞腿。
旁邊店面攜來人往,馬路上車子轟隆轟隆,對照著他倆之間沒什麼對話,顯得安靜
老太太餵了一口,很順利,吃得乾乾淨淨,第二口,老先生漏了大概2/3,
老太太也沒任何埋怨的,應該也是習慣了,把衣服抖抖,繼續餵
兩個人就這麼依偎著,坐在公共椅上,吃著一個50元雞腿便當...
年輕的山珍海味,絕對遠比不上這老來為伴的一個50元便當
可惜身上沒相機,拍下這冬天的一對,老伴
- Dec 04 Thu 2008 18:02
我們這條巷子

剛從天母搬到這老社區-萬華區時,從沒想過小小一個台北可以有這樣大的差異
剛搬來的第一個禮拜,還記得對朋友的敘述是
對面是茶店(特殊服務那種)、路口有鶯鶯燕燕站崗、路上有亂搭訕的怪老男人
走在馬路上,只要是陰暗角落,絕對可以聞到尿騷味
還記得第一個禮拜週末剛好到士林時,即便在那附近已經生活過十幾年,
在萬華生活過,再回到那邊,都會有彷彿到了貴族區的明顯差別,
那時,怕透了這萬華區。
而今,再過兩個月,來這就滿一年了
卻也漸漸融入這自己形容為"龍蛇雜處"精華區
住的地方,剛好是個傳統市場的入口,
早上七點多,攤販們一一開小發財車進來,
總是會聽到一個黏巴達倒車音樂,雖然這是大概八百年前的流行
他們會彼此幫對方找停車位、幫忙倒車入庫、卸貨等
八點多,對面的清茶店會開門,以前總覺得這是個有一堆阿姨們打扮妖艷怪怪地方
直到有一天,看到一個老先生拄著拐杖,一拐一拐走來,"八點"要來唱卡啦ok
也才發現,這些老先生老太太也需要個娛樂,也需要人陪,要人關心呀
九點,對面街頭小霸王的一個小男生,就要準備去上幼稚園,
媽媽邊牽著他走,他會對著整個巷子說"我要去上學囉",
然後一樓的各店家就會出來跟他叮嚀,今天不可以偷跑回來喔,要聽老師話喔等等
中午,走進菜場裡,這天剛好要拜拜
其中賣雞蛋的阿姨會邊準備拜拜的東西,邊跟其他攤子大喊說"開始傳(台語)拜拜囉!"
然後看著各攤把賣得東西喬到一邊,開始準備拜拜的魚呀肉呀
菜市場會變成像廟會一樣煙霧瀰漫
下午兩點,各攤販一一徹攤,然後就像早上的畫面倒帶一樣,大家一一散去
聽到黏巴達的音樂,大概就知道應該大概都徹完了
下午三點,各個鶯鶯燕燕紛紛出來了,其實早上也會有,
根據目視調查,下午出來的都不是最辣的,
如何去辨識,只要看到高跟鞋、側背著皮包、一直站在同一地方大概就八九不離十
也漸漸發現,她們站的地點都是有策略的,
有些站hotel門口、有些會站休市菜場內,還有會站在停車場的
跟林森北路的不同,這些阿姨等級的鶯鶯燕燕是在討生活,而不是買名牌
四點,街頭小霸王下課了,同樣的在路口,他就會對著整條巷子大喊
"我回來了!"
然後街坊鄰居又開始出來虧,阿今天比較早喔是不是蹺課?阿今天有沒有乖?
一直覺得這小霸王人緣好到可以選里長,
他的下課時間就是到清茶店幫唱歌的阿公搥背、去隔壁沙發店陪老闆釘沙發,很忙的!
八點多,店家們就會一一把鐵門拉下,整個就換成另一個世界
打扮的很辣的大姐阿姨們就開始出籠了,一排過去,大概就有六七個
關於她們的打扮形容,只要把西門町的美眉換上阿姨的臉,就是了
前幾天,才看一個爺爺,開心的帶著整箱的柳丁,沿路發給每個站崗的阿姨們
夜晚就這樣結束了嗎?不!
晚上十一點多,會聽到"燒肉粽~"的車子廣播
穿插在警車、消防隊的伊喔~依喔~警笛聲中
因為,我們隔壁一條路就是警察局、消防隊
在有些人眼中看來,這地方或許充滿誇張,就跟當初的我想法一樣
久了,會看到這裡的很多互動,鄰居都是二三十年老鄰居、店也都是二三十年陪著成長的老店
好像小時候的眷村,那種門牌一號會知道門牌三十號正在打小孩的生活緊密連結
一定要把這些記錄下來,雖然可能只是短短一年的居住生活。
- Dec 02 Tue 2008 19:18
該當SOHO,還是當上班族?
最近的不景氣,每個人都擔心
看著新聞報導有些上班族,一個月上十天班領十天薪水
身邊一個姊妹死黨,原本薪水就已經遠低於水平,再放個無薪假,根本是入不敷出
說真的,做著SOHO,很慶幸自己的未來在自己手上,而不是每天擔心裁員減薪的輪盤指針何時指到自己
一般人所謂的好,總是期待另一片工作天堂
但是, 現實總是地獄中有天堂,天堂中有地獄,
總而言之,有好就有壞
截至目前為止,自己覺得做SOHO或是上班族,
就像以興趣選工作一樣,
個性,應該是個指標
很多人,雖然每天罵老闆、罵主管,真要是沒這些角色在,他(她)們可能也不知道要做什麼
有朋友曾經當SOHO後,反而面臨到自己不會管理自己,工作力很低
當SOHO,有專業能力以外,收入不定,業務、會計...等什麼都得會,這是一般人所知曉的
然而,面對工作的大忙大閒,如何去用生活平衡工作的空檔,更是個考驗
曾經看一個偶像劇的劇情對白
一個資深主廚罵完菜鳥主廚後,嘆氣的說,
"真希望也能有人這樣把我罵一頓"
當在公司時,有主管同事在五分鐘內可以把問題揪出來
但當SOHO時,可能是要花了好些時日才會發現自己的問題,那時,機會已流失、客戶已流失。
如果當大腦跳出問題說"我該當SOHO還是上班族時?"
其實,有八九成只是想逃脫目前的工作環境
如果帶著一堆問題轉向另一個跑道,並不會甩開那些問題,它們只會用另一種形式來跟隨
直到真真正正把問題給面對了,解決了。
做SOHO好?還是當上班族好?
沒一個好
哪個能養活自己,就去哪個吧~
- Nov 28 Fri 2008 14:33
第一批公司簡介完成
打著業務拜訪電話,有許多公司要求郵寄簡介
原本笨笨直直的豬腦袋,還想說"阿?還得郵寄呀?算了"
可是,把握任何可能機會,的確是做一個SOHO得學的功課,於是開始製作"公司簡介"郵寄版。
邊想著簡介要如何設計
總是會回想到以前在老東家,總在提案前十分鐘衝到影印裝訂間,
劈哩啪啦的弄出一本,根本提不到"精美"二字
真的覺得對不起創立這一切的大衛奧格威
求好心切下,原本想把內頁都用彩色影印,如果再加上裝訂,每本簡介的預算可能會高達百元
本工作室會計(由本人兼任)當場阻止,於是改成黑白印刷。
封面的顏色,也是想了好久,要能大方、乾淨、代表工作室精神...
好多的任務都集結在這封面上面,搞得本工作室創意(本人持續兼任)在電腦桌前發呆了一早上,
最後選定綠色,因為喜歡樹、喜歡自然,
或許,當然不免俗的,看看回應率情形,下次也可試看看發發發大紅色
製作時,發現前面剪下來的方形紙片,剛好可以黏在頁底擺名片,
是個很環保的處理,DIY就是這樣好玩。
完成了,
首頁框框秀出"誠思,言必成、入心田"
那的確是自己這一路的想法
總希望拿到的人,能夠感受到那六個字的力量與期許
配上跟著自己的名片,看著眼前這畫面告訴自己,"我正在努力為自己打江山喔!加油!"
原本,這樣該寄出去了,
放入信封後,總覺得冷冰冰的,因為它可能跟任何其他公司簡介沒兩樣
於是,雞婆的又衝去沖洗店,印了當初去紐約拍了最喜歡的照片,附在封面上
一張暖陽的照片,從車窗外照到電車內。
自己是個很喜歡陽光的人,總希望收到這簡介的對方,也能先被這陽光打動,
讓她們沈重的工作能有一刻的驚喜小插曲。
或許,這麼做有點詭異,其實自己也常做些詭異的事情
因為正常的事情太多人做了,
因為,不這麼做,真的太不自己了,
期待這批簡介寄出去後,
收件人一打開,就看到萬丈光芒,銳氣千條
充滿感動得痛哭流涕,然後第一個動作就是打名片上手機號碼,
對著話筒說"喔~ 請來做我們公司的案子吧~"
- Nov 25 Tue 2008 19:00
104外包網好,還是JCASE好?
客戶哪裡來,只要做生意都會問這問題
如果是開店面,那還簡單,因為還至少會撈到不小心經過的幾隻小貓或蒼蠅
但,如果是個SOHO,就是個得花心思耕耘的事情了。
或許媒體一直說,上班族兼差風氣興盛,小事業讓失業上班族找到另一個天空
做為公關本業的,不由得懷疑這些報導80%是某些單位的新聞稿,因為一切真的沒這麼簡單
國內最大的兩個外包案子網站-104外包網、JCASE
這些網站會員費,都有個短時間的入門價,104半年3800、JCASE半年2700
當初因著得擴展客戶"理念",於是兩個都加入了會員,
那時一個想法,"就看看吧,如果撈到一個案子就值回票價了"來安慰自己
大致喵一下網站內開放的案件數,心裡OS
("二十幾個?應該好歹也會撈到一個吧...")
以下就自己尋找行銷企劃類別的案子經驗,提供出來避免更多受害者吧...
外包網發案廠商的條件毫不篩選、重複性高,混亂程度令人傻眼
因為網站上面的瀏覽,在廠商部份如果沒有會員資格,是無法看到的,
頂多只能看到案件的大致敘述
當付了會員費後,用功的一一瀏覽每個案件並聯絡後,精彩的來了
有些廠商資料只寫個"123",後續聯絡後,這廠商說因為某天下午無聊看到網站,索性PO個需求反正也不用什麼花費
有個案件,公司員工數只有3名,打去詢問後,發現這公司在外包網上面收集所有SOHO資料,然後"等"有案件後,再來發包(那我自己來就好,何必還要在繞一個人來等?)問他有沒正在洽談的案件,"沒有"(...)
還有個也是同行的SOHO,在發包網上面找著同樣工作性質的SOHO,把履歷寄給他後,僅淡淡的回了"你的MSN呢",提供了MSN,先是寒暄問候,這人也啥都不回,偶而丟來一堆白目問題,當場直接刪除這聯絡人
而JCASE與104外包網上面的案子,幾乎是連體嬰,有你就有我,如果SOHO期待在這兩個網上面找到不同的客戶,會覺得自己進入了一個大水缸,水缸左邊寫JCASE、右邊寫104外包網,游了一圈,都是這缸水>
在奇摩知識+上面,把這兩個網站講的多好多棒,但是又有多少是真的SOHO體驗發言?
"您先買這瓶子,等我們母牛擠出奶後您就可以喝到牛奶了"
這些收費網站,如果真的要收費,就應該努力的去發展業務,否則愧對這樣的收費機制。
曾經,在加入JCASE後的第一天,發現案件計次器根本錯誤,明明只有幾個案子,計次器卻灌水
其中,好像很專業的分了很多類別,但實際真的只有幾個案子,然後被重複的歸類到各類別
電話客訴了這問題,網站公司給的回覆是"您可以等我們找到更多案子"
這答覆,妙得如您買一杯鮮奶,櫃台告訴您,"您先拿這瓶子,等我們母牛擠出奶後您就可以喝到牛奶了"
基本上這些外包網加入會員後三天,已經懶得再去登入看新案件,
因為,...還用說嗎?
曾看到有人在網路上收集多人一起SHARE會費,算是個聰明的作法
其他類別因為沒接觸恕不做過多不適當評論,但至少行銷企劃方面,就算SHARE也是...唉
外包市場在這不景氣的市場,絕對有她的潛力
但需要有人用心的去開啟與教育,不論對發案著,或者是接案人
這是一個這樣收費網站公司該有的使命,
而不是老是想要利用網路輕鬆致富,期待自己成為下一個網路奇蹟
補充 2008.11.26 剛洽談完來自104外包網的案子,洽談後,才知道該客戶根本是要找經銷業務,但卻刊登活動企劃?